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事港澳动态
重走万里茶道可能载入史册
发布日期:2014-07-29 00:00 文章来源:武汉市外事办

    长江日报发布组织“重走中俄万里茶道”的消息,不仅引发本地专家学者和茶路沿线城市专家关注,还引起俄罗斯媒体关注。中俄双语杂志《中国与俄罗斯》主编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连声叫好,称《长江日报》的壮举可能载入史册。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社址设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是介绍中俄关系的大型国际性刊物,主要对中俄两国政经商界交往中的大事件进行报道,发行范围涵盖中俄两国主要的外交机构和学术研究院校。通过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会长孛·乌兰娜,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得知了本报将全程重走万里茶道的消息。

    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说,在万里茶道300多年的贸易史上,中俄商人是一段一段,一截一截,通过独轮车、船只、骆驼、马车,接力走完全程的。近年,个别专家可能借助飞机、火车走过全程;中俄两国各类考察团队仅走过万里茶道的某一段。《长江日报》准备从茶路源头的中国福建武夷山出发,全程驾车到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端涅瓦河三角洲的彼得堡,非常了不起,是一次壮举。

    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说,《中国与俄罗斯》杂志近年一直在关注“中俄万里茶道”。它刊登的《行走在万里茶路的历史中》一文,开头就写明:“对中国和俄罗斯历史特别是商贸史来说,万里茶路绝对是个史无前例的重要事件。它是继丝绸之路衰落后,东亚大陆上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路,虽然其开辟时间比丝绸之路晚了一千多年,但是其经济意义以及巨大的商品负载量,是丝绸之路无法比拟的。”

    《行走在万里茶路的历史中》一文还评价万里茶道:“在那样原始落后的物质条件下,一个穿越明、清、民国,纵横中、蒙、俄,跋涉11000多公里艰难险阻,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商贸和物流活动,动员了数百万民众参与……由此诞生了沿线上百个市镇,影响遍及亚欧大陆甚至更广大的地区,使那些看似普通的树叶,成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万里茶道作为中俄商业史上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商贸物流,其影响直接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所有社会生活领域,也给我们留下无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遗产,今天还在为我们创造着物质财富并传承着文化共识……”

    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说,从17世纪的万里茶道到现在的中俄油气管道,中俄两国的合作共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他多次到中国参加与万里茶道相关的活动。今年6月17日,他还受邀到万里茶道线路上的江西铅山石塘古镇考察。

    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到过武汉4次,对武汉的印象特别好,“这里饭菜种类丰富,人们生活很富足”。他在汉口交了很多朋友。他还说,汉口在俄罗斯有名气,所有关于万里茶道的地图都标有汉口;当年俄罗斯皇太子到过汉口,这里有俄国商人留下的遗迹、公馆,还有苏联飞行员的墓地,每次到汉口他都思绪万千。

    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说,《长江日报》能组织团队重走万里茶道,可见武汉政府重视这件事。他欢迎团队到伊尔库茨克考察,他一定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