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01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7-08 10:10 文章来源: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我市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今年初自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战略部署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实施意见》和《武汉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成立了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工作专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世华和市委常委、副市长江伟任组长,陈红辉副市长和杨军副市长任副组长;牵头部门包括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外办、市商务局和市文化旅游局,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各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单位。工作专班实行“分管市领导+牵头部门”推进机制,由分管市领导牵头抓总,统筹全市国际交往中心的任务落实和发展建设。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建立高效的工作推进和联络沟通机制,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截止6月底,工作专班已制发了22期工作简报,正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二、关于“加强顶层设计,着手研究制订“十四五”武汉国际化建设规划”

  我办于2020年6月启动了《武汉国际化水平提升“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该规划已纳入我市“十四五”一般专项规划。我办发挥相关领域专家资源优势成立了规划课题组。课题组先后赴多家相关市直单位开展调研,对国内同类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武汉国际化水平的基础、潜在的优势以及各部门所面临的问题,明确了本规划的主要任务与目标,在征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后起草了规划初稿。市领导主持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及时为规划把脉定向。我办还举办了“家在武汉”——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工作座谈会,听取和征求在汉外籍人士对武汉国际化水平提升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吸纳进规划中。

  目前,在全市正式公布“十四五”总体规划后,课题组全面学习了解总体规划精神,对《武汉国际化水平提升“十四五”规划》进行了更新完善,确保步调一致,下一步将组织专家进行规划评审,并在进一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后按程序上报批准,力争今年底在全市印发实施。

  三、关于“加快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等国际机构和国际性会议(活动)在汉的集聚”

  您所提相关建议举措已在全市“十四五”规划和《武汉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基本涵盖。未来五年,我市将力争开创国际交流新格局,争取承办更多国家外事活动,扩大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国际影响力,每年举办5场以上重要外事主场活动,持续推进外国在汉设立领事馆工作,力争设立一批国际性组织、外国政府贸易代表处、国际商会协会,每年新增1个驻汉境外机构,深入实施“友城常青”工程,每年新增2个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开展友城结好交流等活动,每年开展15项友城重点交流项目。

  目前,相关工作进展势头良好。外交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举行了主题为“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再创辉煌”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是迄今为止外国使节和代表人数出席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6月,我市配合省政府完成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相关筹备和组织工作,此次论坛是上合组织首次以民间友好为主题的高级别论坛,以此为契机全方位推介武汉。今年以来,新西兰、日本等多国驻华大使密集访汉,武汉正成为各国使节热追城市。新增驻汉国际机构1个,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举办武汉与英国曼彻斯特结好35周年庆,武汉与加拿大万锦结好15周年庆、武汉与新西兰基督城结好15周年庆等友城交流活动。举办了“武汉—荷兰投资贸易恳谈会”、武汉—卢森堡经贸合作会议、武汉—摩尔多瓦经贸合作会议,多名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受聘为武汉招商大使。

  四、关于“发挥武汉科教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国际交往”

  在汉高校科教资源集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作用明显。市委市政府历来注重在汉高校科教资源集聚作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作用明显,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五个中心”核心内容之一,出台了《武汉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武汉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能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措施,涉及到国际交往中心的具体计划如下。

  一是建设世界著名“大学之城”。我市在长江大学城规划建设时将充分考虑在汉高校国际化办学需求,探讨国际教育园区创建的可行性方案。目前,拟在长江新区引入武汉理工大学与法国马赛大学合作办学机构。下一步,在汉高校如有与全球顶级院校合作并在汉设立国际分校的意愿,市教育局将在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服务在汉高校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借助成立的在汉高校议事协调机构,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

  二是支持在汉高校做强“留学武汉”品牌。目前,在汉高校招收外籍留学生9299人,外籍教师670人。市属高校中,仅江汉大学招收以学历教育为主的留学生。该校坚持以培养具备中国情怀、文化特色、江大底蕴和良好素养的国际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知华友华、助华建华”的高层次人才为使命,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总数稳定在300至500人,其中学历生比例不低于70%,积极助力武汉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五、关于“推进国际化社会保障机制,提高涉外管理服务水平”

  近年来,我市各相关部门按照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工作要求,发挥各自优势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城市涉外环境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根据《武汉市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实施方案(2021—2025年)》,我市将着力营造涉外服务新环境,在出入境软环境、政务服务、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外文标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目标举措。

  目前相关工作进展良好:市公安局起草完成《武汉市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目前已指导江汉区率先打造全省首个区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市民政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了《武汉市国际化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方案》;市自然规划局启动国际社区选址和规划建设标准指引编制工作;市教育局协调推动国际化学校或分校落户经开区、青山区等;市卫健委制定工作方案,加大医疗机构涉外服务工作;市科技局推进“外国人来华许可”系统功能提升项目,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市政数局更新涉外信息并完成《武汉概况》外文网站栏目内容;武汉地铁集团核查整改新开线路英文标识。

  六、关于“拓展宣传渠道,增强城市国际人文魅力”

  (一)深化媒体合作,持续提升武汉国际知名度

  一是深化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组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西班牙语等国记者来汉实地拍摄、现场直播、实时连线,展现武汉疫后城市生机。多国多档黄金时段节目转播,视频在多个国际平台推出,覆盖用户4000万。

  二是深化与新华社海外平台合作。以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为契机,联动新华社在全球100多个国家800家网站,运用16种语言,发布《武汉市委书记向全球发出盛邀:吃热干面、登黄鹤楼,共创美好未来!》等稿件,海外浏览量近1.5亿人次,热干面等 “武汉符号”为世界熟知。

  三是联合东航开展英雄武汉城市宣传。联动东方航空公司在其脸书、推特等平台的21个账号上发布城市竞猜,发布武汉海报,在东航旗下流量平台及全球1000多个航点推送,阅读量突破300万,互动量近7万人次。

  四是在境外媒体接待中做好正面发声。有序组织境外媒体及友好人士来汉打卡城市发展标志性场所,邀请在汉外籍人士讲述疫情防控措施与疫后重振成效,澄清外界误解和谣言,美国有线电视、美联社 、英国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均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报道。

  (二)用好境外武汉账号,打造对外传播主阵地

  今年以来,围绕疫后重振、樱花季、美景美食、湖北全球推介会等主题,全市11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发布帖文1000余条,曝光量7千万。

  一是樱花季海外传播声势浩大。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与45个国家和地区网友云赏樱花美景,系列帖文海外总阅读量近200万次。武汉广电账号“樱花为你盛开——武汉大学抗疫医护赏樱专场”直播活动,累计阅读量达100万次。

  二是粉丝数量稳步增长。我市海外账号去年5月底陆续开设,目前粉丝已增至180万,平均每月增长1万多。市文旅局照片墙帐号(Instagram)近1周粉丝增长率达56%,长江日报、武汉广电脸书账号(Facebook)粉丝数均突破50万,排在全国各大城市同平台账号前列。

  三是影响力不断扩大。华春莹推特上转发长江日报樱花图片,获大量外国网友点赞。外交部推介活动期间,外宣账号集中发起“寄语武汉”活动,密集推介美景美图帖文30余条,累计吸引15万境外粉丝参与,视频《Hi I'm Wuhan》在推特上数小时内观看量超5万,赵立坚推特账号等10余个大号转发。

  (三)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一是积极承办文化和旅游部“部省合作”项目。市文旅局与毛里求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同策划2021年文化和旅游交流方案,逐步开展端午综合文艺演出、线上展览、传统文化线上教学、线上讲座、文化体验和资源展示等线上交流活动。

  二是与法国驻汉总领馆合作举办2021“中法文化之春”系列活动,还将视国际疫情形势,邀请国外乐队和剧团参与第十届琴台音乐节和第八届武汉国际戏剧演出季的线上或线下演出活动。

  下一步,我办将继续发挥优势、履职尽责,切实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着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力量。


中共武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7月8日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