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孝感 Xiaogan,China
中国 孝感 Xiaogan,China

色白如出水芙蓉 味香似木樨吐蕊

—-孝感米酒



中国酿酒的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看,大约在五千年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已开始用谷物酿酒。到商周酿酒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国家已有专门执掌酒业的官员酒正、酒人、郁人、浆水等。后人从商周古墓中发掘了大量的贮酒器、盛酒器、取酒器和饮酒器等。汉代已出现多种制酒用的酒曲,仅杨雄《方言》一书中就记载了地方名曲八种。西晋制出了可以治病的药酒。这些酒都非烈性酒,有用谷物酿成的米酒,有用果物酿成的果酒。

“孝感米酒”是孝感地方的著名特产,早在明末清初就很有名气。《孝感县志》有记载:米酒“成于孝,始于宋。后多效之,而孝感独著。

孝感米酒的米选自孝感朱湖农场。黑土、气候和水造就了朱湖糯米糯性好、易吸水、易熟,发酵后米酒汁清澈、晶莹剔透等特性。孝感米酒的水取自孝感西门外澴河的一个深水潭--城隍潭。潭中终年烟雾缭绕,泉水翻涌,水如甘露,胜似龙泉,相传赵匡胤曾把孝感的米、曲及其做法带回京城,就是怎么也吃不到孝感米酒的那种原汁原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孝感米酒采用的是城隍潭的水。

孝感米酒的曲更是十分考究,以传统“风窝酒曲”作发酵剂。选定孝感北部山区李庙、邹岗山上的金银果、香草、薄荷草、干草、藜蒿、银露花等各色奇花异草加上老槐树上的大蜂窝一起磨碎混制后,用米粉拌均捏成小团,在通风避光处,置放九天风干,制成“饭山曲”。此曲可存放多年,做米酒时,只需要按比例取出少许“饭山曲”,拌在蒸熟的糯米中,冬天用棉被保温,夏天用荷叶盖上,搁置两至三天,“饭山曲”在糯米饭中发酵后,味道清冽甘甜,糍醇幽香便可食用。

 孝感米酒营养丰富,能迅速恢复人的体力,因米酒中含有丰富的单糖-葡萄糖,极易被人体吸收,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八种必须氨基酸齐全,被人们称为“液体蛋糕”。

相传,孝感米酒还与宋太祖赵匡胤有深厚渊源,赵匡胤曾三次歇驾孝感:第一次是亡命天涯时晕倒在孝感米酒西湖酒馆门前,老板用一碗孝感米酒救了他的命;第二次是平南凯旋时,路过孝感,这一次他了解了孝感米酒的起源;第三次是公园960年,陈桥兵变,33岁的赵匡胤做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为了让孝感米酒名扬天下,他微服私访来到曾给他滴水之恩的西湖酒馆,挥笔书写“西湖酒馆”四个字的门匾。又在店门打出的两面布织旗状的“幌子”上分别写上“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孝感米酒从此广泛流传于民间,以至于有“闻香下车吃米酒、糍醇香甜可口,但凡过往孝感人,不尝米酒虚一游”之说。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际友城互联平台International Sister Cities Network of City Clusters along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